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保持热度,但当曾经熟悉的事物变得四分五裂,才惊觉世界已经发生了如此多的转变。
眼见何事,情系何处,身在何方,心思何人
2022 年 10 月 27 日,Elon Musk 正式收购了 Twitter,并立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 Twitter。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,我看着 Elon 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把我坚持留在这里的理由一点点抹去,而每一次的乱搞都伴随着推友出走潮。
熟悉的人不再从时间线里冒出来,只有那些氪金 Twitter Blue 的黄推号依然活跃。或许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。
Mastodon 是更好的 Twitter 吗?
早在 Elon 玩坏 Twitter 之前,就有主打去中心化的社群互联协议 Fediverse 正逐渐壮大,其中又以基于此协议实现的 Mastodon最为流行。在看到一些朋友改用 Mastodon 后,我也跟随脚步在 don 站 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 Mastodon 实例账号。
尽管早在 2019 年就开始玩 Mastodon,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也逐渐发现 Mastodon 并不能很好满足我滑社群的需求,例如跨站互动体验不佳,简陋难用的客户端等等。加上当时使用 Mastodon 的人还不多,我就逐渐对 Mastodon 失去了兴趣,并沉寂了一段时间。
不得不说 Elon 才是社群发展的最大推力。在历经数次 Twitter 难民潮之后,整个 Mastodon 社群生态涌入了为数众多的活跃用户,让曾经冷清的时间线又重新活络了起来。7 月 1 日,随着堪称天才的刷推数量限制策略推出之后,又有一批推友弃用 Twitter 改用 Mastodon。我也在此时又在 Mastodon 官方实例注册了自己的账号,试图找回流失的推友们。
重新开始使用 Mastodon 后,才发现我有多么依赖推荐算法。对我而言,能够一滑见底的时间线是乏味的,加上仍不完善的跨站互动机制及画师 / 资讯类账号的缺失,使我仍在主用 Twitter,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转用 Mastodon。列举完几点我比较在意的"缺点"以后,我逐渐意识到,与其说这些是 Mastodon 的缺陷所在,不如说是 Mastodon 的设计本就如此,在未来很长时间都很难有改善的可能。
期望越大,失望越大
首次听说 Meta 决定下场搞 Twitter 的替代平台,并宣布后续会接入 Fediverse 协议时,我是感到比较意外的。因为在我看来社群平台已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。新平台就算再好用,也难以撼动原有平台的霸主地位。不仅难以吸引到活跃用户,利用社群流量变现更是难上加难。在后社群时代居然还有大厂愿意趟浑水实属难得。苦于寻找 Twitter 替代品的我,立刻就申请了早期试用。
正所谓期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尽管 Threads 解决了不少 Mastodon 存在的问题,并拥有我认为最舒适的多图发帖体验,却也引入了不少弊端。例如没有 Web 端,堪称残废的的搜索,以及混乱的推荐算法等等。尤其是后者,本就是我难以留在 Mastodon 的原因,Threads 仿佛身在光谱的另一端,会疯狂推荐我根本不感兴趣的帖文,至少极大降低了我继续使用 Threads 的意愿,且期待的 Fediverse 互联并未开放。
虽然 Threads 官方宣布会改善推荐算法及搜索体验,但它仅仅是一个承诺。就像相信明天会更好一样,在功能真正落地前我很难去相信 Threads 会真的变好。加上 Meta 喜欢乱封人的设定未改,只能说...未来可期吧
既封闭又开放的 Bluesky
在 Fediverse 之外,还有一种正在发展的社群去中心化协议名为 AT Protocol。和 Fediverse 不同,AT Protocol 最初在 Twitter 内部诞生,作为 Twitter 未来发展的前瞻性研究。并在后期逐渐脱离 Twitter 独立开发。而基于 AT Protocol 的"样板房"就是 Bluesky。
和 Fediverse 在服务器间迁移需重新注册账号,并手动搬迁数据不同,AT Protocol 更注重数据的可移植性。个人数据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间自由流转。同时由于 Bluesky 类似 Twitter 的"精神续作",在界面及操作逻辑上更接近如今 Twitter 的使用体验,并拥有高度可定制的推荐算法,证明推荐算法并不全然是商业运作使然。
从目前来看 Bluesky 最贴合我的理想社群环境,但其也有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硬伤,也是社群发展最重要的指标——用户数。社群的粘性是由用户和内容共同决定的,而非其理念先进与否。无人使用的社群平台也就失去了社群使用的最大意义。读完 Bluesky 的 FAQ 以后,我发现 Bluesky 似乎有意促成这点。Bluesky 非常推崇邀请机制,并认为其为社群发展带来诸多好处,还将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引导新实例的管理员使用邀请机制。若是如此,我认为 Bluesky 的前景也并不明朗。它或许能建立去中心化的理想国,却难以容纳社群中的多数用户,注定小众。
后社交时代
旧的秩序正快速分崩离析,快到甚至没有足够成熟的接替者出现。与十几年前社群平台百家争鸣不同的是,如今已不再是网络快速发展的阶段,在存量市场中社群平台又是需求量最大,又最难以实现商业化布局的高地。或许最后没有谁能够替代 Twitter,而是整个社群平台随 Twitter 一起慢慢死去,被时效性更强,也更具个性的即时通讯工具所替代。
评论
注: 留言系统基于 Disqus,部分网络环境可能无法正常加载。